發布時間:2023-02-17 16:56:24
現象級影視劇《狂飆》大火后,劇中的“XX同款”商品一度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熱搜詞。
如大嫂同款耳環、高啟強同款手鏈、安欣同款外套等,讓商家收割了一筆又一筆訂單。
不過,這番熱鬧的景象或許就要止步于京東...
2月13日,京麥商家中心發布了一則《標題中“XX同款”違規場景管控規則》公告。
表示,平臺將對標題中違規使用“XX同款”的場景進行專項管控。如發現標題中存在“XX同款”違規場景的商品,請商家及時整改。
官方給出了3種“XX同款”違規場景說明:
第一種為“XX品牌同款”,即A品牌的某款商品出了爆款,B品牌在自己的商品標題中寫入“A品牌同款”。
第二種為“XX第三方平臺同款”,即A平臺出現某款爆火商品,商家則將自己的商品標題描述為“A平臺同款”。
第三種為“XX明星/節目/電視劇/電影/角色/社會熱點人物同款等”,即某個綜藝影視、角色人物、明星等爆火后,商家未經授權不得使用“XX同款”描述。
一旦標題涉及違規,平臺將對商品進行下架、扣分、降權等處置措施。
同時,京東在2月7日發布的《短標題發布規范》中也提到——
短標題不得借用明星、組織、影視節目、社會熱點人物的名義進行宣傳,包括但不限于:XX節目鼎力推薦、XXX(明星)同款、XXXXX(影視作品)款。
而且平臺方面也表示,若商家發布上述違規信息,一經發現,平臺有權刪除相關內容。
一直以來,“XX同款”是山寨、傍名牌商家的遮羞布,京東此次的管控或許能讓那些三無商家難以通過擦邊球的方式獲取流量。
不過對于平臺來講,“XX同款”的流量不容小覷,而且京東新百貨不久前也正在宣傳狂飆同款人物的穿搭,此時京東猛踩急剎車的原因不免令人好奇。
很明顯,“XX同款”是IP大火時蹭流量的好方式。
可這種掙錢方式,存在著不少弊端,甚至是踩了紅線。
一、影響消費者體驗
“XX同款”是自帶流量的關鍵詞,很容易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譬如用戶想要購買B品牌的電飯煲,搜索后卻出現了“B品牌同款”,增加了消費者的決策成本,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二、質量問題
如果消費者因想要購買B品牌的電飯煲,而誤買了“B品牌同款”,產品質量一但不能保證,就會損害B品牌的形象。
如同《狂飆》火了后,商家會為了追熱點,壓縮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的時間。趕工出來的產品質量可想而知。
三、侵權紅線
山寨、傍名牌的方式很容易侵犯明星、品牌的商標權、專利權、肖像權等。
如果平臺任由這些“山寨同款”的存在,屆時出現了問題,平臺很有可能要承擔連帶責任。
這三點與平臺、商家、消費者的權益息息相關。特別是京東,憑借著物流及自營服務,在市場中搭建起良好的口碑,一旦為此導致形象受損,最終的結果得不償失。
更何況京東在不久前開放了個人賣家的入口,如果此時不收緊政策,往后管理的難度也會水漲船高。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假貨”一詞,相關結果共計14w余條,其中有不少主體涉及到電商平臺。
可見,“假貨”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已成為常態化現象。
各大平臺頻出的規范也只能做到及時查漏,如想做到真正萬無一失,需要的不僅僅是平臺一方的努力。
畢竟,從商就一定會逐利。
但是,從商也會趨利避害。
倘若消費者能夠積極舉報,商家能夠保持自律,平臺能夠給予技術手段管控,對違規者給予重罰,甚至讓有關部門聯合監管,做到敲山震虎乃至殺雞儆猴。
當然這很難。
短期盈利或許能嘗到甜頭,但長期主義往往更容易嘗到時間的復利。
巴菲特 99% 的財富是在其50歲后獲得的;
“愿者上鉤”姜太公成名時已經72歲高齡;
貝聿銘設計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時也年過70;
...
賺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獲取的方式,會不會影響他人。